English

助学贷款托起心中希望

2000-12-15 来源:光明日报 高清明 赵文华 我有话说

开办助学货款是支持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受到了广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的欢迎。在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日前组织的呼和浩特部分高校享受助学贷款学生座谈会上,与会学生代表们畅谈了心声。

“助学贷款帮我走进大学校门”

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农村牧区的贫困地区,普遍兄弟姐妹多于城市,一个家庭都有两三个在高校和高中段上学的孩子。随着教育不断走向产业化,学杂费明显提高,这些家庭主要依靠借贷培养学生,有的家庭过度贫困,还款能力差,放贷者不愿冒风险,因而甚至连高利贷也很难借到。内蒙古农业大学2000级学生薛风英说:“我家在内蒙古凉城县农村,连年干旱,收入为零,全家4口人,我和妹妹上高中就是全部免费,今年我考上大学,妹妹考上师专,我和妹妹同时上学是根本不可能的。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心情十分沉重,最后带了非常不容易才借来的400元高利贷,来学校看看,能上就上,不能上就回家劳动,供养妹妹上学。来到学校听说有助学贷款的政策,使我看到了光明与前途,心中万分感激,我感谢学校,感谢建设银行,感谢国家,感谢党。是助学贷款让我走进了大学校门,我是学动物科学研究的,在内蒙古将会大有用场的。我准备贷13000元,全部用于学费,生活费压缩在每月100元,主要通过勤工俭学解决。”

“助学贷款把我从精神压力下解脱出来”

对于一个特困生来说,因父母生活的艰难,学校催交学费,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形成很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悲观厌世。内蒙古农业大学2000级学生孙建平说:“欠交学费的思想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学校每催交一次,背上的包袱就会加重一次,自己又无能为力,时间长了在精神上也是很难承受的,有了助学贷款,精神上的压力减轻了许多。”内蒙古大学法学系99级学生魏强说:“贫困是社会、家庭、历史、自然环境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终要靠贫困家庭自身努力去摆脱贫困。我上学耗尽了家庭的全部经费,但还远远不够,我经常想一个问题,一个交不起学费的贫困学生,所背负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压力,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下去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是非常艰难的。助学贷款把我们从精神压力下解脱出来了,我们可以有一个轻松的心理环境,奋发完成学业以报效国家。”

“助学贷款使我有了社会责任感”

内蒙古大学法学系学生于向心说:“作为一个学生,从小由父母供养,没钱由父母想办法,借高利贷也由父母去承担,自己只是着急,但从来没有产生过责任感。申请助学贷款是学生自己申办的,自己承担着法律责任,从申请助学贷款那天起,我就深深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已经成长起来的有义务的国家公民,由于承担贷款责任而有了法律责任感。我从小喜欢法律,考大学也如愿以偿,但受到了家境贫困的困扰,建设银行的助学贷款为我创造高素质的人生价值助了一臂之力。我会百倍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将以出色的成绩报效祖国。”

“我们要自食其力,凭自己的能力归还贷款”

座谈中,大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表达了同样的心愿:“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已经耗尽了家里的全部资产,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全部心血,继续躺在父母的怀抱里生存,是不负责任的。从现在起,就要为减轻父母的负担而努力,为自己的成长而拼搏。所借的助学贷款,绝不让父母再为我们承担。毕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自食其力,用自己的知识谋求职业,凭自己的能力归还贷款。”

大学生们还说,他们能够考上大学是不容易的,能够念大学更是不容易的,他们来自贫困的农村,他们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几乎像珍惜生命一样,他们是助学贷款的受益者,他们希望学校、银行、社会、党和国家相信他们,他们一定要以最好的成绩报效国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